2015年3月,拉纳·米特在中国参观。
资料图片
金志焕的办公室内摆放了很多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相关的书籍。
资料图片
2017年11月,石田隆至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的口述史研讨会上发言。
资料图片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外景。
本报记者 陈尚文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国外专家学者回顾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呼吁各国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东方战场 全球贡献
(英国)拉纳·米特
从学生到教师,我研究中国近代史已有30多年。二战中的中国是我研究的重要内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不单单是为了国家的尊严和生存,也是为了所有同盟国的胜利。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性并未得到足够重视,西方对于二战期间中国战场的研究和认识仍比较局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西方学者一般认为二战爆发于德国入侵波兰的1939年,很少将中国抗战纳入整个二战的范畴。其次,与中国抗战有关的史料大多以中文保存,西方学者搜集和研究的困难较大。基于此,我写作《中国,被遗忘的盟友》一书,希望把中国抵抗日本侵略这段重要的东方战场故事讲述给西方读者。历史不应被遗忘,二战是东西方一起抗击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邪恶力量。
毫无疑问,中国抗战在二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影响了这场世界性战争的走向。中国是最早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前,中国军队一直孤军奋战,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不懈地奋力抵抗日本侵略者。如果没有中国坚持抗战,日本就可以将其注意力转向苏联、东南亚和其他地区,西方同盟国在亚洲将面对更加艰难的形势。正是由于中国的顽强抵抗和持久抗战,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更多兵力,使日本控制整个亚洲的野心无法得逞。
中国的抗日战争具有全球意义。在研究期间,我读到一位名叫黄耀武的抗战老兵的故事。他在16岁时加入印缅远征军,在缅甸参与抗日战争。他的经历从侧面告诉我们:中国对这场战争的贡献是国际性的,是中国承担区域性和全球性责任的体现。
抗战期间,中国面临着一系列困难。通货膨胀严重,物资供给不足,武器装备落后。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中国仍然坚持抗战。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抗战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回应中国人民关于抗战前途、抗战策略、抗战方式的关切,指明抗日战争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迫使日军不得不将原先计划投入进攻的大量兵力用于维持其占领区,从而阻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据统计,到1940年,日本中国派遣军一半以上的兵力用于对敌后战场作战。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牺牲。抗战中,中国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至少3500万中国军民伤亡,更有不计其数的民众流离失所。
如今的中国繁荣而自信。时至今日,有关抗日战争的集体记忆依然影响着中国民众。中国的很多城市都设立了纪念抗日战争的主题博物馆,在文化市场上也可以看到与抗日战争有关的产品。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改变了中国,重构了中国的社会与政治状况,对塑造现代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影响了战后几十年中国的发展。我在《中国,被遗忘的盟友》一书中向西方读者提出,理解中国抗战的艰苦过程和历史意义,有助于理解今日之中国。
70多年前,有着迥异文化背景和政治制度的众多国家团结在一起,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如今,当面临诸如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全球性挑战时,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需要国际合作。
(作者为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本报记者白紫微采访整理)
增进交流 面向未来
(韩国)金志焕
龙源电力集团公司/中国抗战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http://www.bavoi.com/quanqiu/4860.html